師尾喜代子◎著
裕紀是奶奶最疼愛的孫子之一。雖然如此,奶奶有時候還是會很嚴厲地斥責裕紀。特別是當他不把飯菜吃完、不愛惜東西的時候。奶奶就會很嚴正地說:「裕紀,碗裡的飯菜要全部吃完才行。不吃完丟掉太浪費了!」、「裕紀,這張紙明明還可以用,就這樣丟掉了多可惜啊!」……。裕紀常常忍不住回說:「人家肚子明明已經很飽,吃不下了嘛!又不是故意的。」、「可是人家覺得新的紙比較好嘛」……
常常只不過因為一點小事,就得被奶奶一再提醒,讓裕紀心裡覺得很不痛快地想:「老是說什麼很浪費、很可惜的,奶奶真是有夠囉唆的!」。即使嘴巴上什麼都不說,從裕紀臉上卻可以很明顯地看得出他心中的不滿。奶奶察覺到裕紀的情緒,於是對他說:「從前奶奶小時後,不像現在物質資源這麼豐富,生活這麼富裕,要什麼就有什麼,常常為了買一樣新的東西都得存錢很久,因為這樣大家都很珍惜所有的東西。不單只是日常生活用品,就連自己辛苦栽種的稻米也會小心翼翼地一粒也不浪費。」奶奶笑咪咪地說了這些話。
這讓裕紀想起在家裡爸爸嘴上也經常掛著:「電燈用完記得把它關掉,不要浪費!」、「洗手的時候,水不要開這麼大,很可惜!」等等。裕紀覺得很不可思議,以前的人是因為生活貧困、缺乏物資,所以才會那麼珍惜東西。但是現在,就算買新的也不貴,甚至連糧食都過剩,只要有錢什麼買不起,為什麼還會怕浪費、覺得可惜呢?裕紀左思右想怎麼也想不透,於是為了弄清楚緣由,他跑去問爸爸。
爸爸為了讓裕紀更了解,於是開始對他說:「你想想喔!假如地球上的所有人,東西都是用過就隨意丟掉,你猜會變成怎樣?」
裕紀說:「地球就會變成到處都是垃圾的大垃圾桶!」。
爸爸說:「沒錯。你再想想喔!除了到處是垃圾,還有能變成怎麼樣?」。
裕紀說:「動物們沒有地方住,樹木也會慢慢沒有地方長,我們要吃的食物也會跟著消失,最後變得一點也不剩,只剩下垃圾。」
爸爸接著問:「這樣子的話,地球很有可能就會變成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對不對呢?」
裕紀說:「對耶!」爸爸問:「那你覺得該怎麼辦比較好呢?」
裕紀想了想說:「我知道,現在開始世界上的人都不要再製造那麼多垃圾了。」
爸爸說:「對,大家要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浪費,要珍惜所有身邊的東西才是。」裕紀臉上出現豁然開朗的表情,笑著說:「原來如此,所以奶奶和爸爸才會常常說『不要浪費!』『太可惜了』是嘛!」。
爸爸趁勝追擊,接著說了一個故事。
你知道嗎?大約在三十七年前在非洲有一個生物學家,名叫旺加里·馬塔伊。他眼見自己國家的森林被生活貧困為了生存的人們,大量砍伐,使得森林快速消失,就連動、植物也開始消失,地面因為缺乏樹木的保護,土壤裡的養分隨著雨水被沖走。沒有了樹木、動植物,使得大家更貧困,如此惡性循環,最後帶來的沒有食物、營養不良、疾病蔓延的嚴重問題。
這位女士後來發起一項運動名為「綠帶運動」,鼓勵所有鄉下婦女一起種樹,並跟他們收購小樹苗分派到別處種植,一方面讓他們有金錢收入改善生活,一方面也達到種樹的目的,另外還讓其他居民了解土地的保管方法。
後來這項運動果然拯救了森林,也使得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而旺加里·馬塔伊女士也成為非洲史上第一位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女性。
所謂的諾貝爾和平獎,則是專門頒發給對世界和平有偉大貢獻的人們的榮譽獎章。
自從聽過這個故事之後,其他人就經常會聽到裕紀說:「連砍掉一棵樹都有那麼大的影像了,我們一定要懂得惜福,不能浪費。」。
★重新檢視孩子對於物品的使用方式—向山
孩子們對於「浪不浪費」這件事情的價值判斷,完全是看著周遭大人們耳濡目染慢慢形成的。假如父母師長的身教不恰當或是錯失可以利用的場合作機會教育,孩子將無法自然而然地學到正確的觀念。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況是可以順便教導的。比方說,告訴孩子:筆記本要從第一頁開始寫完了才翻新的一頁、圖畫紙要小心做畫,即便是作廢了也要另尋用途而不是直接丟棄、吃營養午餐時只拿自己吃得完的份量、洗完手要馬上關上水龍頭等等。
只要孩子做到惜物,我們就要不吝給予鼓勵,讓孩子知道我們重視這個部分。當然大人自己也要讓自己習慣珍惜物品不浪費,內化自己才能影響孩子。
今天回家不妨看看,孩子對待物品的態度,再重新檢視一下自己的習慣。年紀越小的孩子,越容易接受導正觀念。一旦孩子長大後,才要加強愛惜物品的觀念就不容易了,那是因為已經「習慣成自然」了。
就像故事中裕紀的奶奶一樣,有人在孩子的身邊時時刻刻關心、注意他們的行為,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才能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