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7日 星期四

你不等於你的心智

一位乞丐坐在路邊行乞三十多年。有一天,某個路人經過。「施捨點錢吧!」乞丐喃喃求道,機械地伸出手中的老舊網球帽子。「我沒什麼可以給你的。」路人說,接著問:「你坐著的那個是什麼東西?」「沒什麼特別的,」乞丐回答:「只是個老舊箱子。我坐著它都不知多少年了。」「你打開看過嗎?」路人問。「沒有,」乞丐回答:「何必多此一舉?裡面什麼也沒有。」「打開看看嘛。」路人堅持。乞丐不情願地打開箱蓋,結果又驚又喜,難以置信:箱子裡面堆滿了黃金。

我就是那個沒什麼可以給你,卻要求你往「裡面」看看的路人。我要你看的不是箱子裡面,而是你自己的裡面。


情緒是什麼?我覺得自己受情緒擺佈的時間多於受心智擺佈。

情緒是在心智與身體交會之處產生的。它們是身體對心智的反應,是心智在身體上的反映。例如,當你對誰產生攻擊或敵意心念時,身體就會堆積了稱為「憤怒」的能量。

你愈認同於自己的思維、好惡、判斷與解釋,那就是說,你愈少以旁觀者的角色臨在,如此一來,情緒的驅力就會愈強大。如果你無法感受到自己的情緒,如果你與情緒的連結被切斷,最終,你會在純生理的層面體驗到這些情緒,它將以疾病或症狀的方式呈現出來。

如果你不太容易感受到自己的情緒,那麼可以先專注於身體的內在能量場。從身體裡面去感受身體。這將可以讓你和自己的情緒產生連結。關於這點,我稍後會更詳細說明。

意識:擺脫痛苦的途徑

人類多數的痛苦是不必要的。那是自找的,是人們任由自己被思維擺佈的結果。
當下製造的痛苦,通常是對現狀有所抗拒,也就是不自覺地抗拒本然(what is)所引起的。


為什麼心智習慣性否定和抗拒當下?因為沒有了時間(即過去和未來),心智便無法運作,也就會失去對你的掌控,所以它把當下視為威脅。基本上,時間與心智是彼此依存的。

如果地球上沒有人類,只有植物與動物,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它還會有過去和未來嗎?時間對這樣的世界還有任何意義嗎?這時,「現在幾點?」「今天是幾月幾號?」之類的問題將不再重要。如果你向櫟樹或老鷹詢問時間,它們一定會忍俊不禁。「現在幾點?」它們會這樣回答︰「現在是當下。時間就是當下。不然還會是什麼?」

過去的痛苦:瓦解痛苦之身

若是無法擁有當下的力量,那麼你所經歷的每個痛苦情緒,都將殘留下來,並潛藏於你內在,與你共存。它將與其他過往殘留的痛苦結合,堆積在心智與身體上。

這些痛苦將佔據你的身體與心智,形成一個負面的能量場,形成所謂的「痛苦之身」(pain-body)。如果你把它看成是一個存在你體內的無形實體,那你就很接近事實了。

有些痛苦之身會讓人感到不悅,但害處不大,就像哭鬧不停的孩子。有些痛苦之身十分邪惡且深具破壞性,有如妖魔鬼怪。有些具有肢體暴力,更多則深具情緒暴力。有的會攻擊身邊的人,有的甚至會攻擊宿主——也就是你本人。此時,你對人生的看法和感受,將變得十分消極且具自我毀滅性。病痛和意外經常都是由此產生的。有的痛苦之身還會驅使宿主去自殺。

觀察自己體內的痛苦之身。隨時留意內心任何不快樂的跡象,如果發現了,不管何種形式,都有可能顯示痛苦之身正要甦醒。易怒、沒有耐性、憂鬱或想要傷害別人都是徵兆。切記要在它從休眠狀態甦醒的那一刻就逮住它。

A New Earth:Awakening to Your Life's Purpose

一個新世界:喚醒內在的力量

1999年,埃克哈特.托勒的《當下的力量》甫一上市,便在書市造成了極大的注目與轟動,此後該書持續被人們口耳相傳而廣為人知。

2002年,美國脫口秀女王歐普拉說:「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之一」,使得此書站上紐約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達數個月之久。
  
2008年初,當歐普拉向大家推薦艾克哈特.托勒的另一本新書《一個新世界》時,再度推薦了這本《當下的力量》,此書又再次成為暢銷書排行榜的最愛。

  
《當下的力量》是一部珍貴的書籍,具有喚起讀者內心共鳴的力量,更可以為他們的人生帶來徹底的轉化,讓他們的生命更為美好。   

從艾克哈特.托勒的著作和教導中,讀者可以發現他那神奇的洞察力和有效的指導。托勒檢視我們的世界,並為如何活在當下每刻,以及引領真實自我體驗生命的喜悅,擺脫小我和痛苦之身的桎梏,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教導。   

本書內容所提及的靈修方法相當直接而簡單。這些方法讓人們可以因而經歷何謂全然地臨在、瓦解他們的痛苦之身、平息小我引發的騷動,以及依循靈修練習超越思維的掌控。
 
全世界已有百萬讀者因閱讀本書得到啟思並改變了他們的生命,更多其他讀者則深感本書帶來的震撼與對其原有世界的威脅。   


想展開進入當下之旅,汲取當下的力量,你需要先擺脫那喜歡分析的心智(mind),以及它所創造的虛假自我,也就是小我(ego)。這本不同凡響的書籍從第一頁起,便逐步帶領讀者登上一個較高的境界,呼吸到更輕盈的空氣。在那裡,人們可以與本體(Being)重新連結。那是一種堅不可摧的本質,一個永恆存在的至一生命(One Life),它,超越了有生有死的無數生命形相。

雖然這趟旅程極具挑戰,作者艾克哈特˙托勒(Eckhart Tolle)以簡單的言語和輕鬆的問答方式,引領讀者逐步邁向開悟之境,讓我們走起來輕鬆自在。
關於生命的問題艾克哈特˙托勒如是說……


請問何謂開悟?
托勒:……「開悟」總讓人聯想為一種極致艱難的成就——「小我」(ego)總喜歡唆使人們這樣看待「開悟」。然而,真正的「開悟」只是一種自然而至的狀態,一種讓人感受到與「本體」合而為一(oneness)的狀態……

想在世上生存,思維不是不可或缺的嗎?
托勒:大多數人的思維約有八、九成都是反覆和了無用處的,不只這樣,基於這些思維運作失調及其消極的本質,更常因此具有傷害性。觀察自己的思維,你將知道我所言不假。思維導致了生命能量的嚴重損耗。……

我看見了當下為何無比重要。但對於你所說的,時間純粹只是假象,我仍無法完全苟同。   
托勒:……讓我再說一遍?當下時刻是你自始至終唯一擁有的東西。你生命中沒有一時一刻不是「此時此刻」。這難道不是事實嗎?……

追求開悟的道路上,男性和女性碰到的障礙是一樣的嗎?   
托勒:……一般說來,男性面對的最大障礙是認同於思維,而女性則是認同於痛苦之身。不過有些男性或女性會剛好相反,又或是兩種障礙都同樣擁有。……

同性戀性向對於尋求開悟的人來說,是助力還是阻力,還是毫無差別?   
托勒:……因為與社會格格不入,因此活得比較辛苦,也因此有利於他們邁向開悟之境。它幾乎是以一股強大的拉力,把你強拉出無意識的狀態。……
(摘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2008年11月25日 星期二

白目

常常聽到誰抱怨誰白目,心裡想,自己或多或少也有白目的狀況吧!
在維基百科裡,「白目」一詞是形容搞不清楚狀況、不識相、亂說話、自作小聰明與白痴含義相近的人。


不過自己不曾批評別人白目,因為白目一詞就是一種很白目的批評,聽起來比笨蛋、傻瓜還回天乏術的感覺。

這只是網路術語的前輩之一,後來又發展成為一套小白之類的外星語(就連「外星語」都是一種外星語...)。這就是很奇怪,人往往看到一個結,不但不會去把它打開來,還越打越多,後面來的人就以為這是一種文化了。

語言是很奇怪的東西。本意是方便人們溝通,只是沒想到工具變成武器,磨著一口伶牙俐齒,在脣槍舌劍下防衛著自我與自尊,也許也是小我的把戲吧!

有口無心之過也犯了不少,在家庭教育裡面並沒有學到讚美與鼓勵,說話狂妄自大,或以虧損他人為樂,殊不知心直口快就是白目病的徵兆。脫口而出的玩笑話,以為很熟的朋友不會介意,其實令人受傷,非要被封為毒舌之後,才學習謹言慎行。

事實上我不愛說話,懶得說話,也不想說無意義的話。習慣用文字代替言語,可以三思而後言,雖跟人之間的交流緩慢,但能更深入閱讀靈魂。我不愛聽讚美之言,因為不知道如何回應,最後以自吹自擂來遏止別人對我的稱讚,給人驕傲的感覺吧。

為了確保自己的地位,人們是很難低下頭的。即便我知道「滿招損,謙受益」;而與其在人前一個樣,人後一個樣的假面人,又寧可一個人不說話。有時候很難判斷,是白目還是坦白?我想以不傷害到任何人為原則,真正的白目應該是具備攻擊性的發言吧!

語言與文字的防衛、叫囂、攻擊,缺乏包容、接納、公平性,白目的人讓人很生氣,可你為什麼要生氣呢?突然那一刻我明白,我想到了老哥就生氣,因為他脾氣不好又冷漠等等,可是我生氣,是在對自己的脾氣生氣,只不過投射在某個人身上而已...

難道你真的以為,白目的你,會看得比別人清楚嗎...

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回家

昨天終於搬回到老母這兒-芝山站。
感覺像是遠遠的繞了一圈,又回到這裡,一個橫跨30年的新交點-石牌‧士林‧天母...這些地方都有回憶。回憶太沉重,所以回家太沉重,而不回家,就無法認識真正的自己了。

還沒8點搬家公司的人就來了,不過看到IKEA的組裝家具非常頭疼的樣子;當然我也知道IKEA賣的是什麼貨,但在多方評估下,還是決定搬走:床、床頭櫃、衣櫃、書櫃、廚櫃+電視、冰箱,居然3.5噸一車就滿了,看著兩個搬運工揮汗如雨的抬上四樓,也不好再抱怨什麼,10幾箱的東西一箱也沒載到。

多虧了貓董開著貓巴士幫我載運雜物,之後連電視櫃、鐵櫃、鞋櫃、餐桌、椅子...天啊!收了半個月,我一隻貓的貓窩怎麼會生出一窩貓的道具~這才知道自己也是很會囤貨,標準的巨蟹座,硬是要把蟹殼弄到五臟俱全應有盡有。

很多朋友懷疑我是巨蟹座,因為太愛趴趴走了,反倒是待在家裡的時間不多,後來從另外一隻蟹子那邊得到合理的解釋,巨蟹座的愛家,是以四海為家~哈!所以囉!離開就是為了能 回家。

這件掙扎了一整個2008年的內心戲,終於塵埃落定,我回到了家,有個老媽子的懷抱,也要面對過去逃避的責任,唯有提起了,才放得下。希望這個新生活運動是好的學習,因為我不想再搬家囉!

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今天的天空很阿拉斯加

2008.11.19 10:00 日新威秀

早上請了特休去看金馬影展中最為期待的「阿拉斯加之死」。

這部片是去年在美國上映的,所以我整整等了一年;然而故事發生在1990-1992之間,那位23歲托爾思泰的門徒,憤世嫉俗的青年克里斯‧麥克肯多斯,獨自走入阿拉斯加荒野,最後誤食了有毒漿果而死。

亞歷山大超級浪人

1997年登山家兼作家的強‧克拉庫爾,拼湊了克里斯的故事,很慶幸的身為一個戶外作家,強並沒有批判性的分析,多的是為讓世人瞭解真正的克里斯。


而我,在一年多前愛上爬山之際,才有機會細細品味了這本小說,給我的震撼之大,如同顛覆了對所有「活著」的意義般。人們說要自由,但自由是什麼?不過是放下所有包袱!人們說要愛,但愛是什麼?不過是先學會原諒!


電影由西恩潘執導,克里斯的家人、路過的朋友共同協助下,亦盡可能的呈現了真實的克里斯。電影結束了,人生長長的思考才要開始,燈光還沒亮,人群還沒散,淚還沒乾,走出了電影院,卻走不出克里斯的故事....我依稀聽到心中的狼嚎。

今天的天空 很阿拉斯加。

2008年11月14日 星期五

良心與良知

美國總統大選揭曉後,新聞開始圍繞歐巴馬的背景與軼事打轉。

其中有一段提到歐巴馬研究人類學的母親安‧鄧翰(Ann Dunham)女士嫁給第二任印尼籍丈夫後,雖然仍離婚收場,但將歐巴馬送回夏威夷後,自己仍繼續留在印尼推展婦女就業及微額貸款的工作,直到1995年病逝為止。

這位勇於跨越種族藩籬、積極實現自我以及幫助弱勢的母親影響了美國的新任總統,她所進行的微額貸款的工作則幫助了無數的貧窮人民。在更早的時空,孟加拉的尤努斯(Muhammad Yunus)也選擇放下在美國的大好前程回到祖國,創立Grameem Bank鄉村儲貸銀行,幫助窮人及婦女走出貧窮的命運。

時至今日,微額金融已經有各種的參與者、且化身不同的運作模式,以微額貸款做為降低貧窮的工具雖然受到肯定,但其間衍生出的效率以及監督議題不斷被討論著。這一期的電子報我們摘錄了美洲開發銀行對拉丁美洲微額金融的研究報告,同時也探討了微額金融的創新面貌,希望對於這個領域的新趨勢有所啟發。

安‧鄧翰女士在數十年前以親身實踐的方式進行「良心」的工作,兒子歐巴馬在擁有政治實力與全球影響力的當下,所要進行的也將是攸關全球福祉的「良知」議題 -「危機中的星球」。在其勝選演說中,歐巴馬認為未來工作的挑戰,除了百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之外,就是解決環境危機與能源危機。

金融風暴發生以來,除了紓困、信心降低的危機以及預防骨牌效應倒向更多微弱的新興國家外(請見國際新鮮事相關摘要),國際開發計畫人士也擔憂人類發展目標、能源永續氣候以及變遷適應的議題受到影響與耽擱。金融危機的影響或可能長達十多年,但仍有重建的可能,然而脆弱的地球以及竭盡後的資源卻不會再復返。

國際組織近幾年來積極推動的相關永續能源及氣候變遷適應機制值得介紹給大家,希望喚起相關的、即使是小小的行動與漣漪。在全球化的年代,人類的共同命運有著密切的連動,也期望對於環境永續的千秋大計,能真正成為地球所有生命體認同的共同主張。在未來數十年,引用哥倫比亞地球所傑佛瑞博士(Dr. Jeffery Sach)所一再呼籲的說法,21世紀全人類將共享「擁擠星球上的共同命運體」 (a common fate on a crowded planet),將需要更多有效的承諾與行動。
-----------------------------------------------------------
其實對美國政治金融沒那麼關心,即使他能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個民主到有點氾濫跟集權的國家,在很多決策上都是很愚昧的,也許說物極必反吧!我欣賞美國的教育體制,也欣賞他們的熱情敢言,只是,地球上少數的美國人卻揮霍了地球上大部分的資源。

當然,這並不是美國人的錯,短暫的歷史卻進步得比誰都快,使得美國佬不得不認為自己是優良品種,自然也就高高在上、自以為是了吧!

也許歐巴馬的當選會開啟美國新的一頁,但在很多新聞的轉播上,我卻看到如同阿扁當選時悲情訴求的影子。當初阿扁也是以平民總統自居,以政治迫害的經歷欲來替民主平反,但8年在中飽私囊中讓人民失望了,如今把阿扁全家罵到狗血淋頭的難道不是當初愛台灣投給阿扁的人民嗎?

一個國家的好壞究竟掌握在人民手中,這才是民主,而政治金融沒有進步,天災人禍頻傳中衰退的大國,總統仍淪為千夫所指的敗犬-總統難道是選來罵的嗎?(包括要死全家..)那就活該他要領那麼多薪奉囉!

我想說的是,看到張銘清、陳雲林事件,就知道問題出在人民身上。雖古云「上樑不正下樑歪」,但別忘了「下樑不正上樑也不得不歪」呀!

2008年11月13日 星期四

搬家達人

30個年頭裡就搬過15次以上的家,真的可以當搬家達人了吧!

沒想到連老媽也會說:如果不是你自己想變想動,誰可能搬得了你....
話是這麼說沒錯,那不安定的靈魂,最終的渴望還是有個安定的居所嘛!

這幾天在打包東西,哈~1996年的舊雜誌、小學班導的鼓勵卡、朋友的信件、日記本、紀念票...蟹子這種念舊收藏垃圾的癖好真是要不得,每次跟著我搬來搬去,有些捨得了丟,有些還一次又一次碰撞了心頭。

這次算是狠下心來丟了一疊高高的舊書籍,打算過著儉約的生活;能用的二手貨,能捐贈的捐贈,能認領的認領,或是集中起來等著擺跳蚤市場去。在有限的生命裡面,不用讓過去囤積,也不用為未來囤積,因為這些囤積,只會造成負擔跟停滯,我想,這還包括了回憶。

在整理的同時,這處了三年的小窩也裝滿了三年的回憶,最想打包卻帯不走的,是獨立自主或者是人人稱羨的自由吧!但是下一站的學習,卻是蘊藏了愛,一個家真正的要素-分享與親密。

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

風暴

一陣暴風颳走了我們身上的所有。

那透露著的貧乏,與我們已經無法再面對的一絲不掛...

陰暗的天空與潮濕的氣溫,似乎在反映我們的心情,悶 悶 悶!

但也許是季節轉換的驟變吧!一次世界性的驟變吧!

抬頭看到了天花板,大多數被鋼筋水泥捆包的人啊,卻不知自己身在何處,又要往何處去。跟著頭腦的幻相轉吧!
要不要把電視關掉?

雷曼兄弟的垮台、美國總統大選、金融企業裁員、台前總統弊案...不斷擴大的暴風圈,掃亂了以功利為本的高層社會,也清淨了貪贓枉法的政治陰謀。但這只是我們所能瞥見的冰山一角,真實的全貌並未顯現,是因為你還在頭腦的幻相中,追求真相。

而我相信,真相永遠不是我所看到的!
不再關切那些並不恆常、也並非問題的問題。

不要冀望這一切的崩盤會是一次毀滅性的洗禮,如果你永遠不回到你自己,聽從內在的呼喚。原來原來,穿在身上的自我與心智才是風暴的主角,吸收太多的資訊而不是知識,太多的知識卻沒增長智慧。如此,要把自己當朋友,而不是敵人;要與小我共處,而不是壓抑。

拋棄執著的那一天,暴風過去,天空又驟然明朗。

柏拉圖:「認識自己是最大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