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

追風箏的孩子

The Kite Runner
2008.03.18 18:10微風國賓

為你 千千萬萬遍....
2年前水準書局的老闆大力推薦下,我買了兩本書送給了兩位朋友,自己只看了書摘。今年連電影都拍出來了,加上朋友閱畢後也大力推薦,開始硬著頭皮惡補小說。

看完小說再看電影一定有落差存在,索性小說還沒讀到一半就先看電影,省去做惡性比較。

1970.阿富汗.喀布爾.
12歲的普什圖人富少爺阿米爾跟僕人一個哈扎拉男孩哈山。兩人有著種族與階級之分,在父親的訓染下理應當做兄弟,忠誠的僕人也是最貼近的朋友。 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阿米爾目睹一樁惡棍阿塞夫在哈山身上的暴行卻未挺身而出,甚至希望哈山能遠離他的世界。

僕人阿里帯著兒子哈山離開了阿米爾家,蘇聯入侵阿富汗的動亂中,阿米爾跟隨父親逃往美國,也逃避了過去。在美國最後成為作家的阿米爾,某日接到了父親昔日好友拉辛汗的電話,請求他回去一趟,為了父親,為了哈山,為了面對在心中隱隱作痛的過去。

阿米爾是個故事高手,「使眼淚變成珍珠的杯子」充滿人性弔詭的想像,但對於仁慈的僕人哈山來說卻不是「非這麼做不可」的事,阿米爾的父親跟哈山的父親,論成就或知識都相差懸殊,對於幾乎在相同環境下長大的兩人,其個性與品德帶來的影響有很微妙的呈現。阿米爾小時候對於父親的那種仰望與疏離感,我想很多人在童年時期都經歷過吧!
特別是阿米爾父親對罪惡的看法,「所有的罪惡都是竊盜的延伸」,那一段在書中看到的註解令我久久無法忘懷。
除了哈山的忠誠,故事的架構讓我聯想到「業力」,有些業力來自於好幾世以前,有些卻是出生以後。當下的抉擇對未來影響深遠,尤其牽涉到良知;但就算當時阿米爾為哈山挺身而出,會改變結果嗎?至少....他會不會被良心譴責,業力禁錮自己20幾年。
不管對方是不是一個忠誠的僕人、親密的朋友,我們怎能對不公義的事情視而不見?既然老天安排了遇上的機緣,便端看人的俢為。與其說阿米爾對過去以及哈山感到歉疚,為此想彌補與贖罪,我還寧可看成個人造成的業力,該彌補的是自身良知的部分,一個完整的人的品格,才能成就一個愛與和平的世界。
風箏在藍天中飛揚糾纏與切割,難道人不是在跟自己搏鬥...
為你 千千萬萬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