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17日 星期三

選擇的智慧

一位年輕人問智者:「何謂智慧?」

智者:「正確的判斷。」

年輕人:「何謂正確的判斷?」

智者:「經驗。」

年輕人:「何謂經驗?」

智者:「錯誤的判斷。」

------------------------------------------------------------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讓我們對做決定有更深刻的認識。

有一群小朋友在兩條鐵軌附近玩耍,一條鐵軌還在使用,一條已經停用;只有一個小朋友選擇在已停用的鐵軌上玩,其他的小朋友 都在仍在使用的鐵軌上玩 。

這時火車來了,而你正站在鐵軌的切換器旁。讓火車停下來已經不可能了,但你能讓火車轉往停用的鐵軌,這樣的話你就可以救了大多數的小朋友。

但是,那也意味著那個在已停用鐵軌上玩的孤獨小朋友將被犧牲掉。你該怎麼辦?或者就讓火車開過去嗎(你不採取任何動作)?


讓我們停一下,想想我們會做怎樣的決定。

分析一下形勢…

仔細想想…

給出你的答案!!!

現在…繼續!!!

大多數人會選擇 轉換火車軌道,犧牲那名在停用鐵軌上玩的小孩。無論從道義上還是情感上講,以一個孩子的代價來挽救大多數孩子的生命會是大多數人的理性決定。

但是,你是否想過,那名選擇在停用鐵軌上玩的小孩顯然是做出了正確決定-在安全的地方玩?
然而他卻必須為那些選擇在危險的地方玩的無知的朋友們而去犧牲。

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每天都在我們的身邊發生。
在辦公室、團體裡、政治圈裡,尤其在一個民主的社會,少數人常常為了多數人的利益而犧牲,無論那些多數人是多麼愚蠢和無知,無論少數人多麼有遠見和卓識。

那個選擇不與其他小孩在仍在使用的鐵軌上玩耍的唯一小孩被逐出局。他如果被犧牲掉,沒有人為他落一滴眼淚。

正確的決定是-不要試圖讓火車變道,因為在鐵軌上玩的孩子們當然知道軌道仍在使用,當他們聽到火車鳴笛,自然會跑開的。

如果你將軌道切換後,那個乖小孩必定慘死,因為他從沒想過火車還會開到廢軌道上!而且,該軌道之所以被廢棄,可能是因為它是有問題, 不安全的。

如果火車被切換過去了,整車的乘客可能被置於危險之中!在你試著犧牲一個小孩的生命來挽救幾個小孩的時候,你可能結果是在用整車的乘客來挽救這幾個小孩子。

我們都知道生活中充滿著艱難的決定需要我們去做,但我們可能沒有意識到,匆忙做出的決定並不總是正確的。“記住,正確的決定 不總是大家都支持的那一個… 而大家都支持的不見得總是正確的。”

每個人都會犯錯;
所以他們才會把橡皮擦裝在鉛筆上

-------------------------------------------------------------
看到這樣的提醒有所同感。也讓我想到「鄉愿」這件事。

前不久在團體中發生一件事情,辦活動的時候遇到撞團,I君先答應參加A團,包括我隊友中有人認為I君會比較想參加B團,因為I君跟B團的人比較熟。

雖然我跟I君不是很熟,但是活動通知的時候I君也沒有發表意見或是取消,隊友似乎希望我網開一面讓對方去跟B團,寧可支付退團的費用...同時也去徵詢I君意見,是否不好意思跟A團取消而改B團,I君的回答是只要有得玩哪裡都好,因此搞出了烏龍一件。

1.我等待的是I君主動提出意見,不透過第三者傳達,但他的決定會影響我對他品德上的認定。
2.隊友雖然是基於好心,但這種做法其實會破壞人與人之間的誠信,造成其他人的誤解。
3.若先答應了A團,卻又見風轉舵去B團,A團的主辦人與其他隊友會怎麼想?
4.大家都有選擇的自由,但正確的選擇不關乎利弊,關乎品德與智慧。
5.I君的回答是作了明智的抉擇,讓我佩服他的品德。

中國人愛講情面,也善於同理心,但往往顧及了A就得罪了B,無法站在公正的角度去看事情,當下的任何決定都可能背負缺陷,但長遠來看,還是要選擇最正確的示範。

這是基於我自身的立場,但換作今天我是I君,會作一樣的選擇,不應任由自己的喜好而讓其他人有利益上的損失或是心情上的尷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