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 為生命奉獻生命的人 德勒莎修女 連加恩醫生
世人終將明白,他們的成就並非來自他們的職業,他們的愛並非來自同情,他們的榮耀永歸於主。
最近城市漫遊的系列電影當中,有部名為"愛在加爾各答"的愛情文藝片,但是初看到片名的我,只想起建立垂死之家的德勒莎修女。
德勒莎修女於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1997年以87歲高齡辭世;其一生放棄了原本安逸的修道生活,有50年之久在印度貧民窟為窮人与病人服務。
某次來台演講中,德勒莎修女追憶說她曾在一條臭水溝裡找到一位又髒又臭且已奄奄一息的老人,他們花了三個鐘頭才把他給洗得乾乾淨靜,換上清潔的衣裳,並且餵飽他....,但他們的愛心仍然挽救不了老人垂死的性命,臨終前,老人以微微顫抖的聲音告訴她:「修女,我活得像隻沒人理睬的動物,但卻死得像天使一般。」
如果貧窮是破壞環境的最大原因.....
德勒莎修女:「人類缺少愛心是導致世界貧窮的原因。而貧窮則是我們拒絕跟別人分享的結果。」
讓位-讓出幸福的位子
同情不能改變什麼,愛可以改變一切!
「好命的孩子,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為了幫助更多的人甚至比別人更勞累,這樣,好命才有意思。」
同為6年級5班的連加恩,亦放棄了安逸的軍醫役期而遠赴西非服外交替代役。15個月間,除了在醫療設備落後環境衛生不佳的狀況下替貧窮而純樸的當地人看病外,更發起捐血及垃圾換衣服的運動,並募款為當地掘井与蓋孤兒院,分享愛給需要的人。
記得公視曾做過連加恩專題報導,今日又看到一封名為「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的書摘,作家山本敏晴對柬埔寨孩子們的提問,並且請他們畫在圖畫紙上。了解對自己重要的東西,也了解對他人重要的東西,是否就能化解彼此間的衝突?
女星奧黛麗赫本、韓國的金惠子都是洗盡鉛華,將餘生奉獻給世界的人。如果不親身體驗貧窮与病痛,我們是否只能用同情的眼光,而不伸出那溫暖的雙手.....,直到內心的貧窮吞噬了靈魂。
為什麼要讓位?
「他比我需要」
因為某個角落,總有比我還需要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