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1日 星期一

Leader is reader

記者問英業達董事長溫世仁,有什麼話要送給年輕人?

「Leader is reader開始讀書。」溫世仁只有這幾個字。

自認為是一個終身旅行者,一年有300多天在旅行的溫世仁,路上除了帶簡單換洗衣物與電腦之外,就是書,「一路讀,一路丟,一路買。」去年他50歲創立「明日工作室」,開始網路出版的新事業,結合網路多媒體與書本。

他經常講一個身邊發生的故事:有一個年輕孩子很早就開始與多媒體互動,很少看書,有一天他很難過,父親問他難過的感覺是什麼?「挫折?沮喪?失望?不舒服?」孩子講不出一個字來,因為他找不出一個適當的形容詞真切地描述自己的心情。

PCHome雜誌發行人詹宏志從報紙到出版,再到網路,他對父母最中肯的建議是,「在孩子還沒愛上看書以前,不要讓他上網。」

很多幼教專家也這麼警告:「當孩子還沒開始閱讀前,別讓他接觸電視。」聲光媒體的刺激會減弱幼兒對文字的耐心,一個不接觸文字、祇熟悉聲光的孩子,將成長為不耐人尋味的大人。

西方人說:「Leader is reader.」(領導者一定是閱讀者)。每個人接受新知的方式不同,有人透過看、有人透過聽、有人透過親身體驗,無論如何,閱讀是最有系統獲得知識的方法,它也許慢,效果卻最深遠。

台灣人由於填鴨式教育及聯考制度,讀書都極具功利目的,為的是考上名校名系,最後功成名就,少有真心喜歡閱讀者。看「課外書」有時還要被父母師長 責罵浪費時間。

在這樣扭曲的教育下,一般人畢業之後不是不看書,就是看的書太輕,看書是為了打發時間、是一種較不被爭議的休閒活動。「夏蟲不可語冰」沒有深度的人同時也欠缺反省能力。粉領族更要如此。

在不平等的工作環境中,要能與男性競爭,能更有效的扮演女性工作著的角色,讀書、懂書、消化書,更是提高工作競爭力的不二法門。

至於該讀什麼呢?田園作家大為梭羅說: 「你應該選擇對你有益的讀物,因為你沒有時間閱讀其他的。」正忙著工作的妳,抽點空,看點需要大腦思考的書,對妳的工作影響並不輸給看熱門網路或是股票投資書。

網路時代,知識完全透明開放、容易取得,讀書的目的不在於巨細靡遺記下所有內容,因為也記不了,因為博學比強記重要,以架設思想體系,「邏輯推理的能力才是未來的致勝關鍵。」前荷蘭飛利浦副總裁羅益強說。

即使21世紀由「網路」揭開序幕,從工業社會跳入網路社會,「書」仍是最古老且歷久不衰的閱讀工具。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每天維持5、6小時的閱讀,你有他忙嗎?你有他讀書的歷史長嗎?那還不趕快讀書,急起直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