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13日 星期二

不做薪水奴隸!/今週刊 2003.12 謝春滿、劉萍

不論你工作幾年,如果你有想放下工作的念頭,你不必覺得慚愧。當你想放下的感覺愈來愈強烈時,你應該正視自己內心的渴望,決定是否展開行動,暫停或不再工作絕非世界末日,只要準備充分,你得到的可能比失去的還多!

薛西佛斯是希臘神話故事中風神之子,由於他蔑視眾神,受到神的懲罰,罰他每天卯足全力將一塊巨石推上山頂,然後眼睜睜的看著巨石滾下山。接著他得重頭再將那塊巨石推上山,但巨石仍繼續滾下山,就這樣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承受著永無止境的困頓與煎熬。

身為上班族的你,為了一份薪水,每天早出晚歸,深怕做不好被老闆修理;你每天像急驚風般地慌忙出門,只為上班不遲到,以免被扣錢;你永遠有做不完的事情,工作壓力讓你無法呼吸、睡不著覺,甚至連「性生活」都提不起勁;你每天心裡所想的只是如何把事情做好,得到老闆肯定,深怕做不好,下一個資遣的對象就是你。

你每天加班累得跟狗一樣,只為了一份薪水,你失去健康,也失去快樂,年輕時的夢想離你愈來愈遠,你成了十足的薪水奴隸,內心有個聲音一直呼喚你:「我想放下工作!去做自已想做的事,即使是暫時的解脫也好。」

像影印機般的上班族生活,其實與薛西佛斯一樣,永遠重覆著同樣的事情,巨石每天都得推上去,但始終停不在山顛,仍會滑落下來。只是你可曾想過放下石頭,不再推動它, 不再做薪水奴隸?《今周刊》與 udn job.com 聯合人力網站合作進行「國人放下工作意願調查」發現,高達八四.四%的上班族想過要放下工作;根據勞委會公布的數據,二○○二年底,台灣共有九九六萬勞動力人口(即受薪階級),估計就有八百萬人想從工作中逃離或暫時放下,顯見職場壓力讓多數上班族喘不過氣來。

無論是永遠放下工作或是暫時放下,都需要相當大的勇氣,但是現在已有愈來愈多人選擇放下工作,暫時放空自己,回家照顧家人、創業或去完成夢想,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讓自已從薪水階級解脫,已成為多數上班族心中的夢想。

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定義人生最高境界為自我實現,而追求自我實現的境界遠遠高於滿足生理、安全、歸屬和愛、認識和理解等需求,也就是說一個人什麼都有的時候,要如何實現自己的潛能、創造力、理想和信念,讓自己沒有遺憾;然而,現在卻有很多人仍陷在工作的枷鎖中,無法掙脫,更遑論追求自我實現。

調查發現,二八.四%的上班族不想再當上班族的原因是「工作時間太長,或壓力太大」,其中尤其以科技業者二六.七%的比例最高,科技新貴雖然收入豐富,但是工作時間偏長,壓力過重,是最想放下工作的族群。

不想讓孩子聯絡薄空白 陳瑞枝辭去高薪工作

在華碩擔任採購部門代主管的陳瑞枝,一年前辭去令人羨慕的高薪職位,回家照顧家人。她說:「我以前人生是黑色的。早上天還沒亮就出門,晚上工作到九點、十點以後,甚至做到半夜一、二點,第二天早上還得在八點半上班,從來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顏色。」晚上十點以後,華碩整棟大樓仍是燈火通明,所有華碩人--其實應該是所有科技人,都是過著這樣的生活。

陳瑞枝與所有科技人一樣,每天早出晚歸,因為先生也工作到很晚,因此她跟自助餐店老闆講好,讓讀小學和幼稚園的二個女兒,下課後自行到自助餐店吃了晚餐後再回家;等她下班回家時,女兒通常已經睡著,女兒的聯絡薄常常來不及簽名,老是被老師打上問號。

每次回到家看著女兒熟睡的臉,「我感到好愧疚,覺得對不起她們。」去年暑假她決定辭去工作,回家照顧家人。辭掉工作之後,她並沒有讓自已閒著,白天去學習各種健康飲食課程,全心幫家人調整體質。

到金瓜石開民宿完全是意外的巧合,今年三月他們一家人到金瓜石玩,意外發現「原來台北也有這麼漂亮的地方」,金瓜石背山面海,雖然是個山城,但是卻可以一眼看到太平洋。這裡四季風情都不同,空氣清新,寧靜純樸,他和先生都愛上這裡,開車回家途中,當下又折返,看中一家餐廳,事後他們主動說服餐廳老闆把店頂讓給他們,沒多久,他們舉家遷到金瓜石定居;篤信基督教的他們把這座民宿以耶穌最小的門徒利未( Levite )命名,六月「利未莊園」民宿開始試營。

來訪當天,金瓜石下著微雨,山嵐就在眼前飄來飄去,陳瑞枝在廚房煮咖啡,正對著大海,陳瑞枝讚歎的說:「我每天在數海有幾種顏色,到現在都還沒數完呢!」

「以前工作只是在創造自己被利用的價值,工作只是為了領到薪水,現在我認真為自已而活,在工作中享受生活,自己當老闆;不想做生意時,只需把門關上,就可以休息。」

「你看,山嵐飄過來了」,陳瑞枝好興奮,好像山嵐是她的一般。離開工作,陳瑞枝意外發現新的人生。

在美國推動「為生活而工作」運動的作家喬.羅賓森在《別做老闆奴隸》一書中提到:「沒有任何一項工作值得犧牲健康、忽略家庭、放棄真正的生活時間」,「辭掉要命的工作並不是世界末日,卻可能是新的開始。」

羅賓森認為「人生有另一種日子,另一條道路,但是你看不到它,除非你容許未知展現在眼前。」陳瑞枝為了家人辭掉工作,卻發現人生的另一條道路,與羅賓森的概念不謀而合。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