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9日 星期一

秘密

The Secret

不可說 不能說
你真的不會把這個秘密告訴別人嗎?  包括你自己....
大部分的秘密,是藏在心裡,源自於對身外的不信任,源自於自己的無法面對。也有小部分的秘密,是樂於与人分享,源自於對身外索求親密感,源自於自己被認同的歸屬感。

但,什麼樣的秘密是有價值的?

在於守住秘密的人,是快樂,還是痛苦。

還沒翻開這本書,我已經感應到書中的真理,就好像看穿秘密的本質一樣。剛好不久前有K問我介紹什麼書,我就想到這本有很多名家推薦的書,但是事實上我並沒有看過太多暢銷書,即使已經買了2本用來送人的"追風箏的孩子",我還是沒找時間去看。

希臘神話曾寫到:天神共議到底要把人類所擁有的"秘密"寶藏藏到哪裡,以免被人類找到?或高山、或深谷、或海底........均被否決。最後決定藏在一個最安全,最神秘,人類永遠找不到的處所。

我們都被蒙在鼓裡。
不停的向外尋找答案,一直追求、擁有、選擇、失去........。創造与探索的能力,在少數一些有"信仰"的人身上,就成了揭開秘密的道。
最近看到的、聽到的都是這些.......,冥冥之中有個聲音要你看清這個illusion。

我是記得了存在,記得了相信.......信任。K曾說基督教提起天主教,舉例信徒向神父告解之事,個人的秘密被神父知道之後難道不會受控嗎? 我的回答是:這人其實是這秘密的奴隸,人被過去的內疚奴役,神父扮演的是釋放的角色,神父受上天派遣,必有他神聖的使命,但是小我仍然是存在的,也需要面對小我的考驗。即使受到傷害我還是會選擇信任,信任使我平安喜樂,信任使我自由。

借由身外的助力可以幫助我們喚醒自己,釋放自己,但是最終要得到痊癒的仍是出於自己的意願。事實上,只要自己願意,隨時都可以離苦得樂。

無所畏 大不懼
既可以像圖雅一樣接受上天眷顧与安排的命運,也可以像克里斯一樣探索內心深處的靈魂;跟命運搏鬥的佼佼者中,因為知道這其中的秘密,知道放掉什麼,必得自由,而心想事成。

這個自由
沒有犧牲 只有奉獻

2007年7月6日 星期五

美麗的誤會

美麗的誤會 2004年12月24日,這一天是平安夜。下午,羅蘭在公交車站等車。

10米外,一男一女兩個用手語交流的年輕人吸引了她的視線。讀大學時,羅蘭當過三年的志願者,定期去聾啞學校服務,她能熟練地用手語交流。她看出,女青年是在問路,而男青年,用手語說他不知道。一向樂於助人的羅蘭連忙跑過去,用手語告訴二人。女青年卻用手語和羅蘭聊起天來。出於對殘疾朋友的友好,上車前,羅蘭留下了自己的電子郵箱和QQ號碼。

第二天,羅蘭意外地收到了男青年的電子郵件。他叫吳天宇,在一家物業公司工作。父母都在外地,他一個人住在一個花園小區。羅蘭很認真地回復了郵件,介紹了自己的基本情況,她還鼓勵吳天宇好好工作。後來,兩個人就開始在QQ上聊天了。除了網上聊天,吳天宇還偶爾約羅蘭出來走走,地點是羅蘭家附近的公園, 雖然總是用手語交談,羅蘭卻絲毫不覺得溝通有障礙。

可漸漸的,羅蘭發現自己喜歡上了吳天宇,而吳天宇,顯然也很喜歡她, 可他不是一個健全的人,他永遠只能用手語比劃〝我愛你〞。羅蘭在網吧碰見網友就問:「你會喜歡一個啞巴嗎?」沒有一個人給出肯定的答案,羅蘭更加難過了。

吳天宇似乎也察覺的了她的異常,但對羅蘭仍然很關心體貼。轉眼到了第二年的12月,晚上,吳天宇約羅蘭出來,這天,他居然捧著一束玫瑰。憋紅了臉,認真地用手比劃:「你願意做我的女朋友嗎?」羅蘭既驚喜又驚訝,可隨之而來的是矛盾的心情。她請求吳天宇給她一點時間,她要說服父母,去爭取朋友們的理解。

不出羅蘭所料,父母得知此事後大發脾氣,看他態度堅決後又動員了家中其他長輩輪翻當說客。羅蘭告訴他們:「他很優秀,他非常樂觀,生活和工作的態度都很積極,凡事總為別人著想,比很多正常人強百倍。聾啞人也是人,也應該擁有美好的愛情。他給我的愛,我要用一顆知足感恩的心去回報!」一段時間過去,家人不再激烈反對,要求先見見這個小伙子。

見面時間是這一年年的聖誕節。羅蘭想,如果父母冷待吳天宇,他們就去教堂請求上帝的原諒和祝福。

傍晚,忐忑的羅蘭帶著吳天宇回家。公車上,吳天宇特別開心,他用手比劃著:「放心吧,你爸爸媽媽一定會喜歡我,我會告訴他們,我要好好照顧你一輩子!」羅蘭感動得要流下眼淚。

一進家門,羅蘭告訴父母:「這就是吳天宇……」沒想到,語音剛落,他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吳天宇扔下手中的禮品,緊緊抱住羅蘭說:「你會說話?」而這句話,也正是羅蘭想問吳天宇的。

在場的四個人全都驚呆了,足足愣了幾分鐘,羅蘭突然喜極而泣。原來,吳天宇也一直以為她是聾啞人,但他還是深深地愛著她。我想,開玩笑的上帝此刻一定笑了。

心懷感恩的人是美麗的。對愛情也能心懷感恩的人則是偉大的。如果不是勇氣和善良,他們將永遠不可能走到一起。有些誤會令人終身遺憾,但也有一些,讓你我變得如此可愛。

2007年7月1日 星期日

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

1963年,一位叫瑪莉‧班尼的女孩寫信給《芝加哥論壇報》,因為她實在搞不明白,為什麼她幫媽媽把烤好的甜餅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誇獎,而那個什麼都不幹,只知搗蛋的戴維(她的弟弟)得到的卻是一個甜餅。

她想問一問無所不知的西勒‧庫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嗎?為什麼她在家和學校常看到一些像她這樣的好孩子被上帝遺忘了。西勒‧庫斯特是《芝加哥論壇報》兒童版“你說我說”欄目的主持人,十多年來,孩子們有關“上帝為什麼不獎賞好人,為什麼不懲罰壞人”之類的來信,他收到不下千封。每當拆閱這樣的信件,他心就非常沉重,因為他不知該怎樣回答這些提問。

正當他對瑪莉小姑娘的來信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時,一位朋友邀請他參加婚禮。

也許他一生都該感謝這次婚禮,因為就是在這次婚禮上,他找到了答案,並且這個答案讓他一夜之間名揚天下。西勒‧庫斯特是這樣回憶那場婚禮的。牧師主持完儀式後,新娘和新郎互贈戒指,也許是他們正沉浸在幸福之中,也許是兩人過於激動。總之,在他們互贈戒指時,兩人陰差陽錯地把戒指戴在了對方的右手上。牧師看到這一情節,幽默地提醒:右手已經夠完美的了,我想你們最好還是用它來裝扮左手吧。



西勒‧庫斯特說,正是牧師的這一幽默,讓他茅塞頓開。右手成為右手,本身就非常完美了,是沒有必要把飾物再戴在右手上了。同樣,那些有道德的人,之所以常常被忽略,不就是因為他們已經非常完美了嗎?後來,西勒﹒庫斯特得出結論,上帝讓右手成為右手,就是對右手最高的獎賞,同理,上帝讓善人成為善人,也就是對善人的最高獎賞。

西勒‧庫斯特發現這一真理後,興奮不已,他以“上帝讓你成為好孩子,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為題,立即給瑪莉‧班尼回了一封信,這封信在《芝加哥論壇報》刊登之後,在不長的時間內,被美國及歐洲一千多家報刊轉載,並且每年的兒童節他們都要重新刊載一次。



前不久,一位中國人不知在什麼地方發現了這封信,讀後,他通過國際互聯網在《芝加哥論壇報》的網頁上留言,說:“中國民間有一句古話,叫「惡有惡報,善有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我曾經對惡人遲遲得不到報應感到迷惑不解。現在我終於明白,因為讓惡人成為惡人就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共勉之

這是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似乎只要是人,都曾經怨嘆上天的不公平,從先天的條件到後天的事件都可以加以比較,但是公平不公平,確實是人為的判斷而非上帝的判斷。人們的經驗與價值觀,都是由先人傳承下來,也一向重視成果而非過程。「人比人,氣死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雖是安慰人要懂得知足俏皮話,帶著挖苦的意味。
智慧上,寧可說他人的幸運是福氣或是努力,而勿說他人的不幸是造孽報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是否也說明了人類以人類的眼光去衡量上帝的賞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