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相識20的老同學了-凱萍,從國中二年級,因為都是轉校生,晚上一起留下來惡補英文課,才展開了我們的友誼,也因為她,我身邊的好朋友都是高個子的~哈!
我們一起迷過郭富城,一起在晚間留校苦讀,一起衝刺高中聯考,一起進了同樣的高職,一起讀了同一個科系,一起到了同一個班級....這就是奇妙的緣分吧!幾乎一直到她嫁去台中,才斷了緊密相連的線,而如今,我們又能常在台中碰頭了。
她是天蠍座的,認識的時候就是個沒什麼自信的女孩,流露出很認命的眼神...;我和Juno常常擔心她老是往壞的地方想,而不去改變現狀,只是認命。也許吧!認命-接受命運安排,現在的她也得到她想要的幸福吧!
祝福她,祝福我們,愛到深處無怨尤。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離婚酒店
他和她結婚整整10年了,夫妻間已經沒有任何衝動與情趣,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對她幾乎就是一種程式與義務,他開始厭煩起了她,尤其是單位新調進了一個年輕活潑的女孩,對他發起了瘋狂的進攻,他突然覺得她是自己的第二春,經過再三考慮,他決定和她離婚。
她似乎也麻木了,很平靜地答應了他,兩個人一起走進了民政部門。
手續辦得很順利,出門後,兩個人已經是各自獨立的自由人了,不知為什麼,他心裏突然有種空落落的感覺,他看了看她:“天已經晚了,一起去吃點飯吧。”
她看了看他:“好吧,聽說新開了一家‘離婚酒店’,專門執行離婚夫婦的最後一頓晚餐,要不咱們到那兒去看看。” -他點了點頭,兩人一前一後默默地走進了離婚酒店。
“先生女士晚上好。”二人在包廂剛坐下,服務小姐便走了進來,“請問兩位想吃點兒什麼?”
他看了看她:“你點吧。” -她搖了搖頭:“我不常出來,不太清楚這些,還是你點吧。”
“對不起先生女士,我們離婚酒店有個規矩,這頓飯必須要由女士點先生平時最愛吃的菜,由先生點女士平時最愛吃的菜,這叫‘最後的記憶’。”
“那好吧,”她理了理頭髮,“清蒸魚、溜蘑菇、拌木耳,記住,都不要放蔥薑蒜,我先生……這位先生他不吃這些。”
“先生呢?”服務小姐看了看他。他愣住了。結婚10年,他真的不知道老婆喜歡吃什麼。他張著嘴,尷尬地愣在了那兒。“就這些吧,其實這是我們兩個人都愛吃的。”她連忙打起了圓場。
服務小姐笑了笑:“說實話,到我們離婚酒店來吃這最後一頓晚餐,所有的先生和女士其實都吃不下去什麼,所以這‘最後的記憶’咱們還是不要吃了吧。就喝我們酒店特意為所有離婚人士準備的晚餐——冷飲吧,這也是所有來的人都不拒絕的選擇。”
他與她都點了點頭:“那就來冷飲吧。”很快,服務小姐送來了兩份冷飲,兩份飲料中一份淡藍一片,全是冰渣;一份滿杯紅潤,冒著熱氣。 -“這份晚餐名叫‘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兩位慢用。”服務小姐介紹完退了下去。 包房裏靜悄悄的,兩個人相對而坐,一時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篤篤篤!”輕輕一陣敲門聲,服務小姐走了進來,托盤裏托著一枝鮮豔的紅玫瑰:“先生,還記得您第一次給這位女士送花的情景嗎?現在一切都結束了,夫妻不成就當朋友,朋友要好聚好散,最後為女士送朵玫瑰吧。”
她渾身一抖,眼前又浮現出了10年前他給她送花的情景,那時,他們剛剛來到這座舉目無親的省城,什麼都沒有,一切從零開始。白天,他們四處找工作,努力拼搏;晚上,為了增加收入,她去晚市出小攤,他去給人家刷盤子。很晚很晚,他們才一起回到租住在地下室裏那不足10平米的小屋。日子很苦,可他們卻很幸福。到省城的第一個情人節,那天,他為自己買了第一朵紅玫瑰,她幸福得流下了眼淚。10年了,一切都好起來了,可兩個人卻走向了分離。她想著想著,淚水盈滿了雙眼,她擺了擺手說:“不用了。”
他也想起了過去的10年,他這才記起,自己已經有五六年沒有給她買過一枝玫瑰了。他擺了擺手:“不,要買。” -服務小姐卻拿起了玫瑰,“刷刷”兩下撕成了兩半,分別扔進了兩個人的飲料杯裏,玫瑰竟然溶解在了飲料裏。“這是我們酒店特意用糯米製成的紅玫瑰,也是送給你們的第三道菜,名叫‘映景的美麗’。先生女士慢用,有什麼需要直接叫我。”服務小姐說完,轉身走了出去。
“XX,我……”他一把握住她的手,有些說不出話來。 -她抽了抽手,沒有抽動,便不再動彈。兩個人靜靜地對視著,什麼也說不出來。“啪!”突然,燈熄了,整個包房裏漆黑一片,外面警鈴大作,一股煙味兒飄了進。 -“怎麼了?”兩個人急忙站了起來。 -“店起火了,大家馬上從安全通道走!快!”外面,有人聲嘶力竭地喊了起來。
“老公!”她一下撲進了他的懷裏,“我怕!” -“別怕!”他緊緊摟住她,“親愛的,有我呢。走,往外衝!” -包廂外面燈光通明,秩序井然,什麼都沒有發生。
服務小姐走了過來:“對不起,先生女士,讓兩位受驚了。酒店並沒有失火,煙味兒也是特意往包房裏放的一點點,這是我們的第四道菜,名叫‘內心的選擇’。請回包廂。”
他和她回到了包廂,燈光依舊。他一把拉她:“親愛的,服務小姐說得對,剛才那才是你我內心真正的選擇。其實,我們誰都離不開誰,明天咱們重新結婚吧?”她咬了咬嘴唇:“你願意嗎?” -“我願意,我現在什麼都明白了,明天一早咱就去辦結婚。小姐,買單。”他說著喊了起來。
服務小姐走了進來,遞給兩人一人一張精緻的紅色清單:“先生女士好,這是兩位的帳單,也是本酒店的最後一道贈品,名叫‘永遠的帳單’,請兩位永遠保存吧。"他看著帳單,眼淚淌了下來。 -“你怎麼了?”她連忙問道。 -他把帳單遞給了她:“親愛的,我錯了,我對不起你。” -她打開帳單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一個溫暖的家;
兩隻操勞的手;
三更不熄等您歸家的燈;
四季注意身體的叮囑;
無微不至的關懷;
六旬婆母的微笑;
起早貪黑對孩子的照顧;
八方維護您的威信;
九下廚房為了您愛吃的一道菜;
十年為您逝去的青春……這就是您的妻子。
“老公,您辛苦了,這些年也是我冷漠了你。”她也把自己的那份帳單遞給了他。他打開帳單,只見上面寫著:
一個男人的責任;
兩肩挑起的重擔;
三更半夜的勞累;
四處奔波的匆忙;
無法傾訴的委屈;
留在臉上的滄桑;
七姑八姨的義務;
八上八下的波折;
九優一疵的凡人;
時時對家對子的真情……這就是您的丈夫。
兩個人抱在一起,放聲痛哭。 -結完帳,他和她對經理千恩萬謝,手牽手走回了家。看者他們幸福的背影,經理微笑著點了點頭:“真幸福,我們離婚酒店又挽救了一個家!”
她似乎也麻木了,很平靜地答應了他,兩個人一起走進了民政部門。
手續辦得很順利,出門後,兩個人已經是各自獨立的自由人了,不知為什麼,他心裏突然有種空落落的感覺,他看了看她:“天已經晚了,一起去吃點飯吧。”
她看了看他:“好吧,聽說新開了一家‘離婚酒店’,專門執行離婚夫婦的最後一頓晚餐,要不咱們到那兒去看看。” -他點了點頭,兩人一前一後默默地走進了離婚酒店。
“先生女士晚上好。”二人在包廂剛坐下,服務小姐便走了進來,“請問兩位想吃點兒什麼?”
他看了看她:“你點吧。” -她搖了搖頭:“我不常出來,不太清楚這些,還是你點吧。”
“對不起先生女士,我們離婚酒店有個規矩,這頓飯必須要由女士點先生平時最愛吃的菜,由先生點女士平時最愛吃的菜,這叫‘最後的記憶’。”
“那好吧,”她理了理頭髮,“清蒸魚、溜蘑菇、拌木耳,記住,都不要放蔥薑蒜,我先生……這位先生他不吃這些。”
“先生呢?”服務小姐看了看他。他愣住了。結婚10年,他真的不知道老婆喜歡吃什麼。他張著嘴,尷尬地愣在了那兒。“就這些吧,其實這是我們兩個人都愛吃的。”她連忙打起了圓場。
服務小姐笑了笑:“說實話,到我們離婚酒店來吃這最後一頓晚餐,所有的先生和女士其實都吃不下去什麼,所以這‘最後的記憶’咱們還是不要吃了吧。就喝我們酒店特意為所有離婚人士準備的晚餐——冷飲吧,這也是所有來的人都不拒絕的選擇。”
他與她都點了點頭:“那就來冷飲吧。”很快,服務小姐送來了兩份冷飲,兩份飲料中一份淡藍一片,全是冰渣;一份滿杯紅潤,冒著熱氣。 -“這份晚餐名叫‘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兩位慢用。”服務小姐介紹完退了下去。 包房裏靜悄悄的,兩個人相對而坐,一時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篤篤篤!”輕輕一陣敲門聲,服務小姐走了進來,托盤裏托著一枝鮮豔的紅玫瑰:“先生,還記得您第一次給這位女士送花的情景嗎?現在一切都結束了,夫妻不成就當朋友,朋友要好聚好散,最後為女士送朵玫瑰吧。”
她渾身一抖,眼前又浮現出了10年前他給她送花的情景,那時,他們剛剛來到這座舉目無親的省城,什麼都沒有,一切從零開始。白天,他們四處找工作,努力拼搏;晚上,為了增加收入,她去晚市出小攤,他去給人家刷盤子。很晚很晚,他們才一起回到租住在地下室裏那不足10平米的小屋。日子很苦,可他們卻很幸福。到省城的第一個情人節,那天,他為自己買了第一朵紅玫瑰,她幸福得流下了眼淚。10年了,一切都好起來了,可兩個人卻走向了分離。她想著想著,淚水盈滿了雙眼,她擺了擺手說:“不用了。”
他也想起了過去的10年,他這才記起,自己已經有五六年沒有給她買過一枝玫瑰了。他擺了擺手:“不,要買。” -服務小姐卻拿起了玫瑰,“刷刷”兩下撕成了兩半,分別扔進了兩個人的飲料杯裏,玫瑰竟然溶解在了飲料裏。“這是我們酒店特意用糯米製成的紅玫瑰,也是送給你們的第三道菜,名叫‘映景的美麗’。先生女士慢用,有什麼需要直接叫我。”服務小姐說完,轉身走了出去。
“XX,我……”他一把握住她的手,有些說不出話來。 -她抽了抽手,沒有抽動,便不再動彈。兩個人靜靜地對視著,什麼也說不出來。“啪!”突然,燈熄了,整個包房裏漆黑一片,外面警鈴大作,一股煙味兒飄了進。 -“怎麼了?”兩個人急忙站了起來。 -“店起火了,大家馬上從安全通道走!快!”外面,有人聲嘶力竭地喊了起來。
“老公!”她一下撲進了他的懷裏,“我怕!” -“別怕!”他緊緊摟住她,“親愛的,有我呢。走,往外衝!” -包廂外面燈光通明,秩序井然,什麼都沒有發生。
服務小姐走了過來:“對不起,先生女士,讓兩位受驚了。酒店並沒有失火,煙味兒也是特意往包房裏放的一點點,這是我們的第四道菜,名叫‘內心的選擇’。請回包廂。”
他和她回到了包廂,燈光依舊。他一把拉她:“親愛的,服務小姐說得對,剛才那才是你我內心真正的選擇。其實,我們誰都離不開誰,明天咱們重新結婚吧?”她咬了咬嘴唇:“你願意嗎?” -“我願意,我現在什麼都明白了,明天一早咱就去辦結婚。小姐,買單。”他說著喊了起來。
服務小姐走了進來,遞給兩人一人一張精緻的紅色清單:“先生女士好,這是兩位的帳單,也是本酒店的最後一道贈品,名叫‘永遠的帳單’,請兩位永遠保存吧。"他看著帳單,眼淚淌了下來。 -“你怎麼了?”她連忙問道。 -他把帳單遞給了她:“親愛的,我錯了,我對不起你。” -她打開帳單一看,只見上面寫著:
一個溫暖的家;
兩隻操勞的手;
三更不熄等您歸家的燈;
四季注意身體的叮囑;
無微不至的關懷;
六旬婆母的微笑;
起早貪黑對孩子的照顧;
八方維護您的威信;
九下廚房為了您愛吃的一道菜;
十年為您逝去的青春……這就是您的妻子。
“老公,您辛苦了,這些年也是我冷漠了你。”她也把自己的那份帳單遞給了他。他打開帳單,只見上面寫著:
一個男人的責任;
兩肩挑起的重擔;
三更半夜的勞累;
四處奔波的匆忙;
無法傾訴的委屈;
留在臉上的滄桑;
七姑八姨的義務;
八上八下的波折;
九優一疵的凡人;
時時對家對子的真情……這就是您的丈夫。
兩個人抱在一起,放聲痛哭。 -結完帳,他和她對經理千恩萬謝,手牽手走回了家。看者他們幸福的背影,經理微笑著點了點頭:“真幸福,我們離婚酒店又挽救了一個家!”
2009年10月27日 星期二
自私
因為總是聽見身邊的人抱怨著他人的自私,我開始思考,上帝給人類這樣的人性,一定有祂的用意。
不只是政治、社會、娛樂新聞的那樣聳動的事件,有時候,自私的人就在你我身邊。
窮酸小子變成富商之後把糟糠妻給甩了,另娶了個年輕貌美的老婆,是不是很自私?
辛苦養大的兒子娶了老婆之後,就把老父老母丟著不管,是不是很自私?
員工抱怨著老闆沒有分紅福利,卻能養肥自家人,是不是很自私?
兄弟之間為爭奪家產不惜告上法院,是不是很自私?
自己的男友劈腿卻藉故分手,是不是很自私?
其實你我他,都做過這些自私的事情,或是被他人的自私所背叛,在外我們輿論著他人的自私,在內心何嘗不是譴責自己的自私,就在各種情節上輪迴這樣的罪與贖罪。
有些自私被法律制裁,有些卻被道德約束,人們總是想盡方法,裁判罪惡與譴責罪惡,到頭來只是折磨自己與他人的心智,耗費生命能量。
究竟有沒有天地不公?有沒有對人不義?有沒有大愛無私?有沒有大德無能?
仔細想想,我們對我們自己也是不公不義,也因為無私而無能!因為夢想,我們啟航,因為愛,我們靠岸,直到有一天,互相成為了包袱,要為自己還是他人著想?誰也分不清,這是完成自我的自由還是-無情無義的自私。這是你的道德,還是你的無能?
曾幾何時,自私取代了道德,成為階下囚。
而你追求的夢想,付出的一切代價,都是自私的背叛?
自私是唯一的道德標準,還是,犧牲是唯一的美德?
自由與自私之間,是那麼關係匪淺,妙不可言;也許處理的漂亮,人家會說你是個成功的夢想家,處理的糟糕,那就是千夫所指的自私商人。
宣傳負面價值
社會是負面的,新聞是負面的,人的自我中心是負面的。當我們謾罵著政治人物花了大把的鈔票過著極度享樂的生活,你可以忘了傑出的人對世界的貢獻,難道你會忘了我們也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不可否認的,追求自由的同時,我們佔有著一些自私的權利。因為能對自己生命負責的,是自己而非他人,你只能奉獻,不能犧牲。
發揚勇敢追求夢想的自由,而不評判他人的人生,因為人永遠只能看到片面的假象,而不見整個宇宙、整個世紀那麼大、那麼長的真相。你如何論斷他人,也是如何論斷自己啊!
依賴與期望別人的人才自私
「不能丟下他不管...」如果這是你的心甘情願,請不要追討回報的滋味。
「不要丟下我不管...」如果這是你的一廂情願,請不要譴責人性的自私。
我們給對方的壓力與負擔,都是自私的加諸依賴與期望,但事實上,我們只能完成我們自己,而非要求他人成就我們自己。而社會上的傳統關係,從父母對子女,夫與妻,師生與朋友,老闆與同事,男人與女人,都被加諸法律與道德的約束。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長期被牽制的關係,人與人雖然密不可分,使其相連的,卻不是愛,而是偽善與冷漠。
重新認知你所以為的「自私」
有機會的話,我也想閱讀這本名為「自私的美德」。
「人的存在是為了他自己,追求自我快樂乃是人的最高道德目的。人不應為別人犧牲自己,也不應為自己而犧牲別人。」
不只是政治、社會、娛樂新聞的那樣聳動的事件,有時候,自私的人就在你我身邊。
窮酸小子變成富商之後把糟糠妻給甩了,另娶了個年輕貌美的老婆,是不是很自私?
辛苦養大的兒子娶了老婆之後,就把老父老母丟著不管,是不是很自私?
員工抱怨著老闆沒有分紅福利,卻能養肥自家人,是不是很自私?
兄弟之間為爭奪家產不惜告上法院,是不是很自私?
自己的男友劈腿卻藉故分手,是不是很自私?
其實你我他,都做過這些自私的事情,或是被他人的自私所背叛,在外我們輿論著他人的自私,在內心何嘗不是譴責自己的自私,就在各種情節上輪迴這樣的罪與贖罪。
有些自私被法律制裁,有些卻被道德約束,人們總是想盡方法,裁判罪惡與譴責罪惡,到頭來只是折磨自己與他人的心智,耗費生命能量。
究竟有沒有天地不公?有沒有對人不義?有沒有大愛無私?有沒有大德無能?
仔細想想,我們對我們自己也是不公不義,也因為無私而無能!因為夢想,我們啟航,因為愛,我們靠岸,直到有一天,互相成為了包袱,要為自己還是他人著想?誰也分不清,這是完成自我的自由還是-無情無義的自私。這是你的道德,還是你的無能?
曾幾何時,自私取代了道德,成為階下囚。
而你追求的夢想,付出的一切代價,都是自私的背叛?
自私是唯一的道德標準,還是,犧牲是唯一的美德?
自由與自私之間,是那麼關係匪淺,妙不可言;也許處理的漂亮,人家會說你是個成功的夢想家,處理的糟糕,那就是千夫所指的自私商人。
宣傳負面價值
社會是負面的,新聞是負面的,人的自我中心是負面的。當我們謾罵著政治人物花了大把的鈔票過著極度享樂的生活,你可以忘了傑出的人對世界的貢獻,難道你會忘了我們也擁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不可否認的,追求自由的同時,我們佔有著一些自私的權利。因為能對自己生命負責的,是自己而非他人,你只能奉獻,不能犧牲。
發揚勇敢追求夢想的自由,而不評判他人的人生,因為人永遠只能看到片面的假象,而不見整個宇宙、整個世紀那麼大、那麼長的真相。你如何論斷他人,也是如何論斷自己啊!
依賴與期望別人的人才自私
「不能丟下他不管...」如果這是你的心甘情願,請不要追討回報的滋味。
「不要丟下我不管...」如果這是你的一廂情願,請不要譴責人性的自私。
我們給對方的壓力與負擔,都是自私的加諸依賴與期望,但事實上,我們只能完成我們自己,而非要求他人成就我們自己。而社會上的傳統關係,從父母對子女,夫與妻,師生與朋友,老闆與同事,男人與女人,都被加諸法律與道德的約束。現在我們可以看到,長期被牽制的關係,人與人雖然密不可分,使其相連的,卻不是愛,而是偽善與冷漠。
重新認知你所以為的「自私」
有機會的話,我也想閱讀這本名為「自私的美德」。
「人的存在是為了他自己,追求自我快樂乃是人的最高道德目的。人不應為別人犧牲自己,也不應為自己而犧牲別人。」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食物里程 王文華
我們這些出過國留學的人,都很假仙。
也只不過在國外待了幾年,回到台灣後,卻喜歡用舶來品。
我們都有一種成見,只要包裝上有英文或日文,品質一定較好。
還會說花多一點錢沒關係,我們重視「生活品味」。
對於沒有包裝紙的東西,我們當然會追查它的身世來源。
蘋果,要吃日本的。梨,要吃韓國的。牛奶,要喝紐西蘭的。巧克力,要吃法國的。
我對自己這樣的行為一直不以為意,你說我臭屁我不在意,反正我是雅痞。
一直到我學了「食物里程」的觀念,才恍然大悟。
「食物里程」('Food Mile') ,指的是我們嘴巴和食物原產地之間的距離。
里程高,表示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和隨之而生的二氧化碳,破壞了環境。
沒想到吃什麼東西,還跟二氧化碳扯得上關係!「食物里程」要低,大家要盡量吃「本地生產」的食物。
夏天的芒果,台灣最好,很少人會去吃進口芒果。會買進口水果,是因為想吃當季台灣沒有的東西。所以要! 減! 少「食物里程」,首先要吃「當季」的東西。當季的食物新鮮、便宜,何苦違背自然,折騰荷包,去吃大老遠跑來的祭品?
快樂的秘訣,是做最自然的事。
很多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們違背自然。
生命有它固定的節奏,最舒服的姿態是跟著它一起流。
鄰家的青梅竹馬很美,幹嘛去追俄羅斯的美眉?
順天應時,你活得白白胖胖。扭轉乾坤,你會害死了很多人。
「當季」和「當地」,除了新鮮和少污染,另一個好處是活絡了本地經濟,改良了都市與農村的關係。
「愛台灣」不用上街頭,在家裡吃台灣水果就可以。
「低食物里程」的另一好處,是減少了進口商、經銷商等中間人的加成,讓食物鍊的兩端:農人和消費者,都能夠得到最好的待遇。
英、美兩國對「食物里程」算得很精。2005年7月,英國政府統計,每年因為運送食物而產生的二氧化碳,占全國總量的1.8%。這1.8%,豈不是「冤大頭」的污染?要餵飽人類的肚子,當然要消耗能量。柏克萊大學教授Michael pollan 估計:製造食物所消耗所有的能量,只有1/5 是發生在農場,另外4/5都發生在加工和運送過程。所以不想製造冤大頭的污染,我們? o? h吃沒有加工、就近生產的食物。
用嘴投票
在美國,許多學校發起「農場直達餐廳」運動。
讓學校的午餐,不再是大量製造的冷凍食品,而是鄰近農場送來的鮮美佳餚。
我們也許沒機會去美國的學校,但在美國各大城,都可以逛到「農家市場」(Farmers' Markets,最有名的在L.A.,1934年開張)。食物由當地的農家直接拿到市集來賣,不再大費周章地送到經銷商的中央倉庫。每個周末,紐約的工會廣場(Union Square)都有農家市場。
來自紐約州的農家以便宜的價錢賣新鮮的蔬菜水果、花草樹木、麵包餅乾,以及人情溫暖。在大太陽下,我跟農人買東西,聊生活。在充滿日光燈和冷凍庫的超級市場,很難有這種感覺。美國各地都有類似的市場。西北部的奧勒岡州講究環保,大城波特蘭有一家「新季節」('New Seasons')超市,所有的肉和蔬果都標明原產地,27%是當地生產。
為了讓民眾易於辯識便於購買,「當地產品」都貼上黃色標籤。「新季節」甚至把一些瀕臨絕種的食物,如紅鯛魚,貼上紅色標籤,規勸消費者不要購買。甚至讓消費者免費試吃不同魚類,證明黃標和紅標一樣鮮美。
這樣一來,「食物! 」! ,變成了新型態的「選票」。你買什麼食物,表達了你的政治立場。那些政府沒做到的事情,一般老百姓可以用食物購買來解決。政府沒照顧好農民,老百姓買農民的食物彌補。政府沒管理好食品衛生,老百姓就買有機食品。「有機食物」,在全球是9,600億台幣的產業。9600億若換成選票,不知有多少。「用嘴投票」,當然不會有政府的政策來得有效。但當政府的政策遙遙無期,消費者至少可以先靠自己。
食物的「民族主義」 在台灣,「食物里程」的觀念還不普遍。但我最少可以做的,是在鄰近的市場、買本地的蔬菜水果。[ 肥水不落外人田],用在食物上最為貼切。當你買本地的食物,你買到新鮮、健康、更少的油錢、更好的空氣。同時,你也默默地幫助了那些,從未謀面、卻一直「養」你的農民。
除了消費者直接跟農場買東西,很多餐廳也開始直接跟農場交易。永豐餘生技從事有機農業很多年。他們在宜蘭有一大片有機農地,雞、豬、菜、豆腐,什麼都有。永豐餘在台北開了一家「齊民有機火鍋」,餐桌上的食材,自然是農場中的作品。
學會「食物里程」後,我收斂了歸國學人的臭屁,! 努! 力尋找產地最近的東西。經過水果攤,看到那些豐滿的梨,我還是會問:「哪裡產的?」老闆大聲叫:「韓國的!」他也許以為這是最好的賣點,殊不知這對我是最深的痛處。
「哎,韓國的。」我把玩許久,忍痛放下,就像離開一個豐滿的美女。唉,我不能愛你。 因為在食物上,我有了民族主義!
也只不過在國外待了幾年,回到台灣後,卻喜歡用舶來品。
我們都有一種成見,只要包裝上有英文或日文,品質一定較好。
還會說花多一點錢沒關係,我們重視「生活品味」。
對於沒有包裝紙的東西,我們當然會追查它的身世來源。
蘋果,要吃日本的。梨,要吃韓國的。牛奶,要喝紐西蘭的。巧克力,要吃法國的。
我對自己這樣的行為一直不以為意,你說我臭屁我不在意,反正我是雅痞。
一直到我學了「食物里程」的觀念,才恍然大悟。
「食物里程」('Food Mile') ,指的是我們嘴巴和食物原產地之間的距離。
里程高,表示食物經過漫長的運送過程,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和隨之而生的二氧化碳,破壞了環境。
沒想到吃什麼東西,還跟二氧化碳扯得上關係!「食物里程」要低,大家要盡量吃「本地生產」的食物。
夏天的芒果,台灣最好,很少人會去吃進口芒果。會買進口水果,是因為想吃當季台灣沒有的東西。所以要! 減! 少「食物里程」,首先要吃「當季」的東西。當季的食物新鮮、便宜,何苦違背自然,折騰荷包,去吃大老遠跑來的祭品?
快樂的秘訣,是做最自然的事。
很多的煩惱,都是因為我們違背自然。
生命有它固定的節奏,最舒服的姿態是跟著它一起流。
鄰家的青梅竹馬很美,幹嘛去追俄羅斯的美眉?
順天應時,你活得白白胖胖。扭轉乾坤,你會害死了很多人。
「當季」和「當地」,除了新鮮和少污染,另一個好處是活絡了本地經濟,改良了都市與農村的關係。
「愛台灣」不用上街頭,在家裡吃台灣水果就可以。
「低食物里程」的另一好處,是減少了進口商、經銷商等中間人的加成,讓食物鍊的兩端:農人和消費者,都能夠得到最好的待遇。
英、美兩國對「食物里程」算得很精。2005年7月,英國政府統計,每年因為運送食物而產生的二氧化碳,占全國總量的1.8%。這1.8%,豈不是「冤大頭」的污染?要餵飽人類的肚子,當然要消耗能量。柏克萊大學教授Michael pollan 估計:製造食物所消耗所有的能量,只有1/5 是發生在農場,另外4/5都發生在加工和運送過程。所以不想製造冤大頭的污染,我們? o? h吃沒有加工、就近生產的食物。
用嘴投票
在美國,許多學校發起「農場直達餐廳」運動。
讓學校的午餐,不再是大量製造的冷凍食品,而是鄰近農場送來的鮮美佳餚。
我們也許沒機會去美國的學校,但在美國各大城,都可以逛到「農家市場」(Farmers' Markets,最有名的在L.A.,1934年開張)。食物由當地的農家直接拿到市集來賣,不再大費周章地送到經銷商的中央倉庫。每個周末,紐約的工會廣場(Union Square)都有農家市場。
來自紐約州的農家以便宜的價錢賣新鮮的蔬菜水果、花草樹木、麵包餅乾,以及人情溫暖。在大太陽下,我跟農人買東西,聊生活。在充滿日光燈和冷凍庫的超級市場,很難有這種感覺。美國各地都有類似的市場。西北部的奧勒岡州講究環保,大城波特蘭有一家「新季節」('New Seasons')超市,所有的肉和蔬果都標明原產地,27%是當地生產。
為了讓民眾易於辯識便於購買,「當地產品」都貼上黃色標籤。「新季節」甚至把一些瀕臨絕種的食物,如紅鯛魚,貼上紅色標籤,規勸消費者不要購買。甚至讓消費者免費試吃不同魚類,證明黃標和紅標一樣鮮美。
這樣一來,「食物! 」! ,變成了新型態的「選票」。你買什麼食物,表達了你的政治立場。那些政府沒做到的事情,一般老百姓可以用食物購買來解決。政府沒照顧好農民,老百姓買農民的食物彌補。政府沒管理好食品衛生,老百姓就買有機食品。「有機食物」,在全球是9,600億台幣的產業。9600億若換成選票,不知有多少。「用嘴投票」,當然不會有政府的政策來得有效。但當政府的政策遙遙無期,消費者至少可以先靠自己。
食物的「民族主義」 在台灣,「食物里程」的觀念還不普遍。但我最少可以做的,是在鄰近的市場、買本地的蔬菜水果。[ 肥水不落外人田],用在食物上最為貼切。當你買本地的食物,你買到新鮮、健康、更少的油錢、更好的空氣。同時,你也默默地幫助了那些,從未謀面、卻一直「養」你的農民。
除了消費者直接跟農場買東西,很多餐廳也開始直接跟農場交易。永豐餘生技從事有機農業很多年。他們在宜蘭有一大片有機農地,雞、豬、菜、豆腐,什麼都有。永豐餘在台北開了一家「齊民有機火鍋」,餐桌上的食材,自然是農場中的作品。
學會「食物里程」後,我收斂了歸國學人的臭屁,! 努! 力尋找產地最近的東西。經過水果攤,看到那些豐滿的梨,我還是會問:「哪裡產的?」老闆大聲叫:「韓國的!」他也許以為這是最好的賣點,殊不知這對我是最深的痛處。
「哎,韓國的。」我把玩許久,忍痛放下,就像離開一個豐滿的美女。唉,我不能愛你。 因為在食物上,我有了民族主義!
2009年10月15日 星期四
放 劉傭
新來的小沙彌,對什麼都好奇。
秋天,禪院裡紅葉飛舞,小沙彌跑去問師父:「紅葉這麼美,為什麼會掉呢?」
師父一笑:「因為冬天來了,樹撐不住那麼多葉子,只好捨。這不是『放棄』,是『放下』!」
冬天來了,小沙彌看見師兄們把院子裡的水缸扣過來,又跑去問師父:「好好的水,為什麼要倒掉呢?」
師父笑笑:「因為冬天冷,水結凍膨脹,會把缸撐破,所以要倒乾淨。這不是『真空』,是『放空』!」
大雪紛飛,厚厚的,一層又一層,積在幾棵盆栽的龍柏上,師父吩咐徒弟合力把盆搬倒,讓樹躺下來。小和尚又不解了,急著問:「龍柏好好的,為什麼弄倒?」
師父臉一整:「誰說好好的?你沒見雪把柏葉都壓塌了嗎?再壓就斷了。那不是『放倒』,是『放平』,為了保護它,教它躺平休息休息,等雪霽再扶起來。」
天寒,加上全球金融危機,香油收入少多了,連小沙彌都緊張,跑去問師父怎麼辦。
「少你吃?少你穿了嗎?」
師父瞪一眼:「數數!櫃裡還掛了多少衣服?柴房裡還堆了多少柴?倉房裡還積了多少土豆?別想沒有的,想想還有的;苦日子總會過去,春天總會來。你要放心。『放心』不是『不用心』,是把心安頓。」
春天果然跟著來了,大概因為冬天的雪水特別多,春花爛漫,更勝往年,前殿的香火也漸漸恢復往日的盛況。師父要出遠門了,小沙彌追到山門:「師父您走了,我們怎麼辦?」
師父笑著揮揮手:「你們能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我還有什麼不能放手的呢?」
秋天,禪院裡紅葉飛舞,小沙彌跑去問師父:「紅葉這麼美,為什麼會掉呢?」
師父一笑:「因為冬天來了,樹撐不住那麼多葉子,只好捨。這不是『放棄』,是『放下』!」
冬天來了,小沙彌看見師兄們把院子裡的水缸扣過來,又跑去問師父:「好好的水,為什麼要倒掉呢?」
師父笑笑:「因為冬天冷,水結凍膨脹,會把缸撐破,所以要倒乾淨。這不是『真空』,是『放空』!」
大雪紛飛,厚厚的,一層又一層,積在幾棵盆栽的龍柏上,師父吩咐徒弟合力把盆搬倒,讓樹躺下來。小和尚又不解了,急著問:「龍柏好好的,為什麼弄倒?」
師父臉一整:「誰說好好的?你沒見雪把柏葉都壓塌了嗎?再壓就斷了。那不是『放倒』,是『放平』,為了保護它,教它躺平休息休息,等雪霽再扶起來。」
天寒,加上全球金融危機,香油收入少多了,連小沙彌都緊張,跑去問師父怎麼辦。
「少你吃?少你穿了嗎?」
師父瞪一眼:「數數!櫃裡還掛了多少衣服?柴房裡還堆了多少柴?倉房裡還積了多少土豆?別想沒有的,想想還有的;苦日子總會過去,春天總會來。你要放心。『放心』不是『不用心』,是把心安頓。」
春天果然跟著來了,大概因為冬天的雪水特別多,春花爛漫,更勝往年,前殿的香火也漸漸恢復往日的盛況。師父要出遠門了,小沙彌追到山門:「師父您走了,我們怎麼辦?」
師父笑著揮揮手:「你們能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我還有什麼不能放手的呢?」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你無法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
大學階梯教室裡,一場演講會即將開始。主講人是蜚聲海內外的知名教授,海報兩天前就貼出去了,反應異常熱烈,同學們紛紛趕到現場,要一睹教授的風采。
離開講還有十分鐘,學生們紛紛進入到會場中,在他們跨進會場的一瞬,不約而同地發現腳下有一塊香蕉皮,在抬腿避開時,都不忘埋怨兩句:是誰這麼缺德?一點公共意識都沒有!組織者是怎麼搞的?現在的人,什麼素質?大家嘰哩咕嚕抱怨著跨過那塊香蕉皮,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靜等著教授的光臨。
幾分鐘後,教授準時到達。他也發現地上的香蕉皮,扶扶眼鏡上前仔細端詳。教室裡頓時靜了下來,大家都伸長脖子,看教授的一舉一動。教授看清楚腳下是一塊香蕉皮,勃然大怒,指著它大聲說道: 「你怎麼可以呆在這個地方呢?你應該是在垃圾桶裡睡覺!怎麼這麼沒有公德心、沒有環保意識,要是有人踩到你摔傷怎麼辦?你太不像話了!」
憤怒讓他的眼鏡在鼻樑上跳動著,讓人一下子想起被小事激怒的唐老鴨,聽眾席上頓時傳來一陣陣笑聲。教授沒理會,繼續憤怒,對著香蕉皮繼續發火。聽眾席上,有學生不耐煩了,大聲說:算了吧!教授,別費力氣了,你不可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
教授聽了,突然,轉過頭來,滿臉紅光地笑了,並伸手把香蕉皮撿起來,放進講臺旁的垃圾桶裡,用紙巾擦擦手說:剛才那位同學說什麼?能再說說嗎?教室頓時靜了下來,沒人說話。 教授說: 我聽見了,你不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這就是我今天晚上演講的題目!
瞭解是一回事,行動又是另一回事
這時,牆上的大螢幕上開始播放同學們剛才入場時的鏡頭,同學們千姿百態地跨越香蕉皮和版本各異的埋怨聲清晰地傳了出來。大家最初哄笑著,慢慢變得雅雀無聲。教授說:這是我特意安排的一個環節,我想給大家講的道理,其實你們已明白並喊了出來。但對你們來說,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而用道理指導自己的行為,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相信,在坐的幾百名同學,沒有一個人不懂得香蕉皮是罵不進垃圾桶的,但大家缺乏動一動手,以舉手之勞去改變現狀的行為。這就如同許多人感覺社會冷漠,而又吝於付出一個笑臉;埋怨環境污染,卻又不願意撿一片垃圾;咒駡腐敗和貪污,遇事卻本能地想去托關係走後門;感歎道德水準下降,卻又不願意身體力行地去做任何一件善事……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埋怨和咒駡。 幾乎所有人都不願意身體力行去做事。責任永遠在別人身上,而自己永遠都是受害者!這些做法與心態,無限放大了消極面,而使人看見的都是絕望。
事實上,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樣,社會的每一分進步,都是需要人們用行動去構建,如果我不亂扔垃圾,這個世界就少了一個污染源;如果我再將身邊的垃圾清理掉,世界就乾淨了一分;如果我的行為感化並帶動了一個人,那麼世界上又多了一份乾淨的原因。
地球上只有五十多億人,這不是一個望不到邊的數字,因而,我們應該為自己的五十億分之一,抱有信心。記住,垃圾不會被罵進垃圾桶,你得行動!從現在開始!
教授的演講結束了,會場裡響起聲音宏大但情緒極其複雜的掌聲。
離開講還有十分鐘,學生們紛紛進入到會場中,在他們跨進會場的一瞬,不約而同地發現腳下有一塊香蕉皮,在抬腿避開時,都不忘埋怨兩句:是誰這麼缺德?一點公共意識都沒有!組織者是怎麼搞的?現在的人,什麼素質?大家嘰哩咕嚕抱怨著跨過那塊香蕉皮,坐到自己的位置上,靜等著教授的光臨。
幾分鐘後,教授準時到達。他也發現地上的香蕉皮,扶扶眼鏡上前仔細端詳。教室裡頓時靜了下來,大家都伸長脖子,看教授的一舉一動。教授看清楚腳下是一塊香蕉皮,勃然大怒,指著它大聲說道: 「你怎麼可以呆在這個地方呢?你應該是在垃圾桶裡睡覺!怎麼這麼沒有公德心、沒有環保意識,要是有人踩到你摔傷怎麼辦?你太不像話了!」
憤怒讓他的眼鏡在鼻樑上跳動著,讓人一下子想起被小事激怒的唐老鴨,聽眾席上頓時傳來一陣陣笑聲。教授沒理會,繼續憤怒,對著香蕉皮繼續發火。聽眾席上,有學生不耐煩了,大聲說:算了吧!教授,別費力氣了,你不可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
教授聽了,突然,轉過頭來,滿臉紅光地笑了,並伸手把香蕉皮撿起來,放進講臺旁的垃圾桶裡,用紙巾擦擦手說:剛才那位同學說什麼?能再說說嗎?教室頓時靜了下來,沒人說話。 教授說: 我聽見了,你不能把香蕉皮罵進垃圾桶的!這就是我今天晚上演講的題目!
瞭解是一回事,行動又是另一回事
這時,牆上的大螢幕上開始播放同學們剛才入場時的鏡頭,同學們千姿百態地跨越香蕉皮和版本各異的埋怨聲清晰地傳了出來。大家最初哄笑著,慢慢變得雅雀無聲。教授說:這是我特意安排的一個環節,我想給大家講的道理,其實你們已明白並喊了出來。但對你們來說,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而用道理指導自己的行為,卻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相信,在坐的幾百名同學,沒有一個人不懂得香蕉皮是罵不進垃圾桶的,但大家缺乏動一動手,以舉手之勞去改變現狀的行為。這就如同許多人感覺社會冷漠,而又吝於付出一個笑臉;埋怨環境污染,卻又不願意撿一片垃圾;咒駡腐敗和貪污,遇事卻本能地想去托關係走後門;感歎道德水準下降,卻又不願意身體力行地去做任何一件善事……
幾乎所有的人都在埋怨和咒駡。 幾乎所有人都不願意身體力行去做事。責任永遠在別人身上,而自己永遠都是受害者!這些做法與心態,無限放大了消極面,而使人看見的都是絕望。
事實上,並非如我們所想的那樣,社會的每一分進步,都是需要人們用行動去構建,如果我不亂扔垃圾,這個世界就少了一個污染源;如果我再將身邊的垃圾清理掉,世界就乾淨了一分;如果我的行為感化並帶動了一個人,那麼世界上又多了一份乾淨的原因。
地球上只有五十多億人,這不是一個望不到邊的數字,因而,我們應該為自己的五十億分之一,抱有信心。記住,垃圾不會被罵進垃圾桶,你得行動!從現在開始!
教授的演講結束了,會場裡響起聲音宏大但情緒極其複雜的掌聲。
2009年10月6日 星期二
覺知是靜心的禮物
靜心是基本功夫,不管是任何心靈治療、心靈成長,或是宗教信仰上的禪坐、避靜,說的都是這門功夫。看似簡單的過程,卻是最不容易達到的境界,什麼樣的品質,才算是靜心呢?
透過打坐、閉目、冥想、放鬆來進入最初的階段。
但即使在無人叨擾之處,我們的頭腦仍然會湧進絲絲的雜訊,一會兒想到要做什麼,一會兒想到過去未解決之事,接下來就是煩惱這擔心那,靜心就不了了之。
對我而言亦是,當心中充滿不安感,想到該做的就是靜心,但是常常只是在睡前打坐,不一會兒就東倒西歪的睡著去了!什麼功夫也沒做...雖然覺得自己是個可以靜下來的人,甚至是非常喜歡獨自安靜,但即使閉上雙眼,腦中的雜質還無法沉澱,很快就被小我的思緒給佔滿。
靜心是種聆聽,聆聽自己內心,聆聽宇宙聲音,進而達到合一的共鳴。
靜心是放空,把自己掏空,讓新的能量進入,像呼吸一樣換氣,當下即是一切。
進入那個唯一,無明消失了,心像一面澄淨的湖,照出了透徹,照出了覺知。
透過打坐、閉目、冥想、放鬆來進入最初的階段。
但即使在無人叨擾之處,我們的頭腦仍然會湧進絲絲的雜訊,一會兒想到要做什麼,一會兒想到過去未解決之事,接下來就是煩惱這擔心那,靜心就不了了之。
對我而言亦是,當心中充滿不安感,想到該做的就是靜心,但是常常只是在睡前打坐,不一會兒就東倒西歪的睡著去了!什麼功夫也沒做...雖然覺得自己是個可以靜下來的人,甚至是非常喜歡獨自安靜,但即使閉上雙眼,腦中的雜質還無法沉澱,很快就被小我的思緒給佔滿。
靜心是種聆聽,聆聽自己內心,聆聽宇宙聲音,進而達到合一的共鳴。
靜心是放空,把自己掏空,讓新的能量進入,像呼吸一樣換氣,當下即是一切。
進入那個唯一,無明消失了,心像一面澄淨的湖,照出了透徹,照出了覺知。
2009年10月5日 星期一
為何團團轉?
以前有位居士,在大陸的一座古寺裡修行。一段時間後,他心中生疑,懷疑自己選擇學佛這條路對不對呢?懷疑自己有沒有修行的天分?懷疑是否真有佛的境界?
他也懷疑寺裡的出家人─看他們每天似乎都很悠閒、無所事事,到底有沒有在修行、懂得多少道理?
有一天,他走出古寺,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綁在樹幹旁,牠想要離開,可是掙脫不了,便一直繞圈圈。他心想,可以用這件事當題目來考一考寺裡的老師父。
他回古寺找老師父,問:「為何團團轉?」老師父答:「因為繩未斷。」他聽了嚇一大跳,心想:「我看到那頭牛被繩子綁住,在那邊團團轉,但是老師父沒出去,為什麼知道呢?」
老師父看到他表情驚慌,問說:「居士,什麼事讓你這麼震驚呢?是不是我答錯了?」「不是,不是,您沒答錯。只是我所看到的,您應該沒看到啊!為什麼您能回答出來呢?」
「那你看到什麼?」「我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綁在樹幹旁,沒辦法脫離、在那邊團團轉,而您沒看到,竟然能回答出來。」
老師父笑了笑,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一理通就萬事徹,事理皆圓融。你說的是那頭牛被繩子綁住;我答的是──你的心被『無明』這條繩子綁住,使你在煩惱中團團轉。」
居士聽了,趕快跪地求懺悔,他說:「我不該對佛法、對出家人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我信佛,卻懷疑是否真有佛的境界;我信僧,卻懷疑僧的品格、智慧;我信法,卻沒有用心將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有信,但是起了疑惑,所以產生障礙,無法精進。我應該把內心這條疑惑之繩剪斷,真誠地依教奉行。」
這故事雖然簡單,卻說明了「事理圓融」之理。內心無「疑」,心境明明朗朗的,看事情就能看得真切,也才能信受別人所說的道理。「疑」與「信」都由心生起,大家要好好地照顧自己的信心,莫要生疑;若能如此,「道」就在我們身邊。
他也懷疑寺裡的出家人─看他們每天似乎都很悠閒、無所事事,到底有沒有在修行、懂得多少道理?
有一天,他走出古寺,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綁在樹幹旁,牠想要離開,可是掙脫不了,便一直繞圈圈。他心想,可以用這件事當題目來考一考寺裡的老師父。
他回古寺找老師父,問:「為何團團轉?」老師父答:「因為繩未斷。」他聽了嚇一大跳,心想:「我看到那頭牛被繩子綁住,在那邊團團轉,但是老師父沒出去,為什麼知道呢?」
老師父看到他表情驚慌,問說:「居士,什麼事讓你這麼震驚呢?是不是我答錯了?」「不是,不是,您沒答錯。只是我所看到的,您應該沒看到啊!為什麼您能回答出來呢?」
「那你看到什麼?」「我看到一頭牛被繩子綁在樹幹旁,沒辦法脫離、在那邊團團轉,而您沒看到,竟然能回答出來。」
老師父笑了笑,說:「你問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一理通就萬事徹,事理皆圓融。你說的是那頭牛被繩子綁住;我答的是──你的心被『無明』這條繩子綁住,使你在煩惱中團團轉。」
居士聽了,趕快跪地求懺悔,他說:「我不該對佛法、對出家人抱著半信半疑的心態。我信佛,卻懷疑是否真有佛的境界;我信僧,卻懷疑僧的品格、智慧;我信法,卻沒有用心將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雖然有信,但是起了疑惑,所以產生障礙,無法精進。我應該把內心這條疑惑之繩剪斷,真誠地依教奉行。」
這故事雖然簡單,卻說明了「事理圓融」之理。內心無「疑」,心境明明朗朗的,看事情就能看得真切,也才能信受別人所說的道理。「疑」與「信」都由心生起,大家要好好地照顧自己的信心,莫要生疑;若能如此,「道」就在我們身邊。
訂閱:
文章 (Atom)